米兰CDW专访 | 十年后重返米兰,侯正光的「不同而和」

设计始终源于当下,
是我们与时代的互补式回应


「多少MoreLess」十五周年展现场
呈现面对当下问题的
中国解决方案

首先,米兰设计周和米兰家具展本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全球设计圈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届时,全球的设计师和设计活动都会聚集在米兰这座城市,将对全球的设计产业产生巨大的牵引。因此,在这个时间点和地点上,有一整周时间在米兰市中心举办聚焦中国的设计活动,对于中国当代设计在国际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利好。
当然,除去时间和空间上的客观优势,中国周的成功举办也将取决于我们主展团队以怎样的内容形式来呈现,以及我们希望给观众留下怎样的印象和反馈。因此,这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的交融。
我个人认为,米兰设计周中国周的呈现方式应该与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设计与当下全世界的交流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希望在米兰表达当下的中国和当下的中国设计。在这一大主题下,我们以何种方式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当代设计,产生兴趣,建立共鸣,并最终促进国际范围内的设计友好,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让世界设计来到中国,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甚至是非常终极的目标。
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全球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变数。各种地缘战争、对立和不信任在扩散和蔓延。设计在其中的作用或许微不足道,但它可能正是一种特别微妙的润滑剂。设计师相信设计能够改变世界,中国的设计师也不例外——我们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践行一些自身坚信的基本逻辑,比如中国人相信和而不同,相信善恶有报等等。我相信这些道理具有普世性,而我们设计师有责任将这些善意的基本逻辑唤醒,通过设计使其具象化,让世界观众通过中国当代设计感知到我们的这些思考。这可能是一个严肃的主题,也可以是一个轻松的主题,但我认为它们都必须认真面对。
-「多少MoreLess」原创家具作品-
(向左滑动以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在当下的时代,中国的当代设计师也面临着普遍又独特的问题。希望通过将我们的解决方案呈现给全世界的设计师们,我们能够得到更多正向、透明、公平、友善的反馈和交流。我认为这可能是中国设计周在米兰希望达到的状态。
米兰设计周中国周
首位「年度设计师」

与去年的15周年展一样,我们是抱着提问、研究和沟通的心态来参与中国周的。主题的选择旨在与中国周整体主题契合,同时展示个人认为重要的观点,与大家分享。我可能会分享的主题是「不同而和」。这与我上面谈到的对当下时代的回应的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在当前充满对立与纷争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强调理解、沟通和认同,即中国人所说的「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一个微妙的调整——大家正是因为不同才聚集在一起,而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彼此相同,而是让大家天然的差异性能够在更加合理、和谐的层面上共存。虽然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景,但我们仍希望通过一些小的产品和设计,映射出这一理念,引发共鸣,促成理解。这是我们一些初步的构想。
时隔10年再次回到米兰,
认知是否发生变化?

Q:我们知道,「多少MoreLess」这15年来一直在探索当代中国人生活空间的营造方式。当我们把这种探索与实践带到4月的米兰,在当代世界设计的语境下,您又希望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A:这个问题涉及到「多少MoreLess」在米兰设计周上产生与表达观点的方式。此前我们在米兰参与过几次小规模的活动,因此这将是我们时隔10年再次回到米兰。我觉得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尤其是过去三年的疫情影响下,国际和国内的认知和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让中国设计师有机会从容地表达自己,并再次被认知,需要我们既重视又谨慎。

「来来往往」条案 by「多少MoreLess」
2024米兰设计周中国周活动申请邮箱:info@yesweke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少MoreLess】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加客服阿多
全心为您服务

旗舰店 /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7号楼1层
电话 / 021-62660616
品牌中心 / 上海市长江路258号中成智谷C3栋
电话 / 400-188-1090
您可以在以下城市找到我们
上海 北京 青岛 深圳
长沙 郑州 太原 济南
常州 厦门 郴州 武汉
腾冲 沈阳 兰州 乐从
无锡 宁波 成都